加载中...
8月26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智能装备应用赛道”高职二组比赛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圆满落幕,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团队董圳、刘振辉、杨雄智、肖遥,在黎良田、文双全老师的指导下,表现卓越,以全场最高分荣获该赛项金奖。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教育部牵头举办的国际性职业院校综合技能竞赛中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赛事。据悉,本届大赛共设42个赛道,其中“智能装备应用”赛道吸引了全国201支参赛团队同台竞技。赛事采用团体赛形式,聚焦智能装备应用,各参赛项目既涉及深度学习检测、AI智能体等前沿技术,也展露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参赛团队针对企业生产线数据追溯难、工艺调整效率低等实际痛点,围绕智能制造与数字化改造的真实需求,自主设计出生产线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方案,有效解决企业现实问题,充分展现了扎实的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项目团队师生全程自主完成了方案设计、修改、测试、应用与优化,参赛方案柔性装配环节,采用华沿E05-Pro协作机器人,它具备一体化末端力控、重复定位精度最高可达±0.015mm、实时控制刷新频率达到1000Hz等技术优势,更柔性、更精准、更高效,助力深职大学子勇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装备应用赛道”金奖一臂之力。
华沿机器人长期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共同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双方在科研,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在高端精密检测领域,华沿机器人携手程律莎教授打造的“结构件全自动化数字测量装置”,围绕航空结构件高精度数字化测量与质量检测,将检测精度提升至0.01mm、单件检测时间由40分钟缩减至3分钟,效率大幅度提升;在人才培养方面,双方依托“大族激光特色产业学院”,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和实践,积极推进工业激光、协作机器人等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面向未来,双方继续在“机器人+人工智能”方向深化科研探索,产学研协同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发展新质生产力。
未来,华沿机器人继续积极推进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的产教融合,用丰富多元的实训体系、紧贴产业前沿的研创中心、以赛促学/促教的培养方式,全方位提升“机器人+人工智能”实战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现校企双赢、协同发展的良性发展。共同构建引领产教融合的创新生态,助力中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和技术升级,为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范。